酷若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相杀”中“相爱”?“普拜会”6月登场?

2021-04-29/ 酷若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在美俄持续交锋之际,“普拜会”却似乎越来越有戏。在美国总统拜登抛出峰会提议近两周之后,俄罗斯作出积极
赚钱

  

  在美俄持续交锋之际,“普拜会”却似乎越来越有戏。

  在美国总统拜登抛出峰会提议近两周之后,俄罗斯作出积极回应。

  4月25日,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表示,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可能于6月举行会晤。俄方已收到美方发出的希望举行峰会的信号并会予以考虑。

  外界认为,这是莫斯科迄今释放的正在积极安排会晤的最强烈信号。

  最强信号

  25日,乌沙科夫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第一频道(Rossiya1TVChannel)采访时说,美国发出希望两国领导人会晤的信号,俄方已经收到并会考虑。双方的会晤可能在6月举行,甚至有“特定日期”。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日期。

  乌沙科夫同时强调,是否举行峰会将“取决于许多因素”,目前并未作出明确决定。

  他还指出,尚未在工作层面对峰会进行讨论。

  虽然乌沙科夫的表态模棱两可,但是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释放的正在积极安排会晤的最强烈信号。

  此外,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在25日表示,美方的峰会提议“已得到积极回应,目前正在考虑之中”。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已向普京提出于6月15日至16日在一个欧洲国家举行会晤。

  如果消息属实,选择6月或与拜登欧洲之行的安排有关。

  白宫日前宣布,拜登计划于6月访问欧洲,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外访。他将于6月11日至13日在英国出席G7峰会,并于6月14日在比利时出席北约峰会。

  外界分析,拜登既是借此行“顺道”会晤普京,更是考虑在与英国、欧盟、北约领导人及其他盟友协调“对表”之后再与俄罗斯周旋。

  目前,奥地利的维也纳与芬兰的赫尔辛基都已表示有兴趣担任美俄峰会的东道主。赫尔辛基在2018年“承办”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普京的首次正式会晤。

  本月13日,拜登在与普京通电话时提议未来数月与普京在第三国举行峰会讨论双边关系。拜登15日表示,他已提议与普京今年夏天在欧洲举行峰会。

  柳暗花明?

  自拜登以“杀手”形容普京,致使俄方一怒之下召回驻美大使之后,一个多月来,围绕乌克兰东部冲突、俄军压境俄乌边境及克里米亚地区、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入狱后健康堪忧等等事态,俄美紧张关系持续升级。

  其间,双方一度针锋相对,激烈过招,包括制裁与反制裁、外交官“驱逐战”。而且,甚为罕见的是,目前两国在对方首都都没有大使。

  然而,也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美俄峰会的可能性也在戏剧性上升。

  即便在拜登递出会谈“橄榄枝”的两天后又抡起制裁大棒,俄罗斯也没有决然拒绝峰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曾声称,峰会举行与否将取决于美国未来的行为。但显然美方新一轮制裁并未被视为足以叫停峰会的过分行为。

  外界还注意到,俄美紧张气氛自上周开始降温。

  俄方不再寸步不让。

  4月22日,俄方称俄乌边境军演结束,开始撤回集结的军队。俄乌此前剑拔弩张的危机态势得到缓解。与此同时,俄乌领导人也进行微妙互动。在乌克兰总统发出会谈邀请后,普京也欢迎乌总统去莫斯科会谈。

  4月23日,纳瓦利内表示已获得俄国内和西方的巨大支持,将停止自3月31日开始的绝食抗议。此前,纳瓦利内由于健康恶化,被允许转移到监狱医院接受治疗。

  上周四,普京还受邀参加拜登主持的线上气候峰会。

  美方也在放软身段。

  虽然祭出制裁手段,但被认为“手下留情”,未触及俄经济、金融要害。拜登政府还重申,希望未来与俄罗斯建立稳定、可预测的关系。

  更有意味的是,在气候峰会上,拜登还一反常态说了普京好话。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23日,在气候峰会的最后一天,拜登称赞普京作出的贡献。“普京总统呼吁世界在推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展开合作,我对此感到十分振奋,”拜登说,“虽然我和普京总统存在分歧,但他现在谈论的是碳捕捉技术。无论我和俄罗斯总统存在多大分歧,我们两个大国都可以合作完成一些有益于大家的事情,这是很有意义的。”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最近几周,随着两国领导人同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开合作,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解。

  分析人士认为,俄美之所以对峰会互释积极信号,在于双方都有缓和关系的动机和需求。

  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事务教授弗雷德里克·洛格瓦尔(FredrikLogevall)指出,拜登希望俄罗斯在朝鲜、伊朗核协议等问题上进行合作,并为阿富汗的稳定作出努力。

  期望不高

  拜登向普京提议举行峰会时曾表示,希望双方届时能全面讨论美俄关系及全球问题。

  佩斯科夫回应称,目前尚未给这次会晤设定议题,但“双边关系”将是双方关心的重要话题。

  外界预计,美方或将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即如何建立稳定、可预测的美俄关系,向俄方阐明立场。俄方则会向美国亮明底线。

  《每日电讯报》称,在上周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放话,如果挑衅者执意跨越俄方“红线”,俄方将作出迅速而坚决的回应。但普京未具体说明红线在哪里。他可能会在“普拜会”上明确划出界线。总之,俄方就峰会提议“接球”将是对美国新一届政府外交政策的一次重大考验。

  除去双边关系,乌克兰冲突将是双方议程上的重要议题。此外,军控、伊朗核协议、美国撤军前的阿富汗局势以及气候变化也料将在峰会上讨论。

  《金融时报》称,美俄领导人的面对面会谈或有望缓解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将是一场高风险且收获寥寥的峰会。

  洛格瓦尔表示,外界对两人会晤取得成果的期望很低,如果能在气候危机等问题上取得细微进展就已经算成功了。但是,冷战时期莫斯科-华盛顿峰会的历史表明,即使双方关系高度紧张,会谈亦无重大突破成果,但这种面对面会晤通常仍会产生有益影响。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杂志编辑格伦·迪森(GlennDiesen)则认为,“普拜会”无非让媒体感到兴奋,但不会改变任何事,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俄美关系。美俄峰会的目标可以是借此解决乌克兰危机,避免一场大战,但是美俄关系渐行渐远的趋势不会因为这场峰会而改变。美国仍然幻想维持其主导的单极秩序,而俄罗斯却无意重回美国主导的秩序。在俄罗斯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借自由民主和人权破坏了主权平等,“在建立恢复主权平等的新合作模式之前,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任何峰会都可能沦为政治表演和故作姿态的牺牲品。”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本文作者:廖勤文字编辑:杨立群题图来源:邵竞制图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编辑:邵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