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信息网 言之有物,不止硬核。 欢迎大家来到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的文化访谈节目——硬核读书会FM。 我们希望,这是一档重启对话精神的节目,与社会对话,与书籍对话,也与自我对话。 第一期节目,在世界读书日过后的周末,让我们聊聊女性视角下的阅读、艺术与爱情。 过去一年多,女性话题在互联网和文化界引起了很多讨论。人们关心家庭中妇女的境况和权利,关心30岁女性的婚育焦虑和职场瓶颈,关心女性步入老年以后的陪伴和养老问题,更关心下一代女性的成长环境。 一些文艺作品的出现,也体现了这一思潮。《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这样的学术著作成了流行读物,作者上野千鹤子也成了女性主义icon。谭维维的专辑《3811》刷屏,很多人在其中听到了自己或者身边女性的遭遇。 人们对女性热点越来越关注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网络上的讨论正在走向极化。众声喧哗之中,情绪往往压倒了理性,热度本身常常模糊了讨论的价值。而理性反思、良性探讨,都离不开阅读。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学者沈奕斐和作家祝羽捷,和她们一起聊聊: 她们的女性意识如何产生,哪些书籍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启蒙作用?女性主义者如何言说艺术与爱情,男女平等和浪漫爱情是否不可调和?有关女性的讨论,怎样才能够走出非黑即白的站队?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等播客APP搜索“硬核读书会FM”,即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嘉宾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播客节目《在2021聊性别》主讲人 祝羽捷 作家、策展人、《艺术折叠》主播 主持 郝汉 新周刊·硬核读书会编辑 Nelly 媒体人 本期播客中,你将会听到 1:41 为什么2020年被称作“女性主义元年”? 3:46 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让那一年成为了真正的性别元年,21世纪被称作“她世纪”。 5:00 近些年的网络讨论拓宽了哪些我们对女性议题的理解:Papi酱“冠姓权”讨论、六旬女追星与中老年人的情感陪伴、中年女演员的公开演讲与职业选择等。 9:50 女性主义书籍的出版观察:面向大众的理论读物明显增多;上野千鹤子成为女性主义icon;旧书再版成为风潮;文学、非虚构(自传)等读物类型变得丰富。 25:00 私人经验中的女性意识启蒙:从波兰斯基的电影《苔丝》,到儿童文学《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 31:45 沈奕斐:“我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平等的环境里,从事性别研究是非常偶然的结果。” 37:44 祝羽捷:“许多艺术家不愿意参加女性主题的艺术展,怕被贴上女性主义标签。” 41:42 理论化的性别视角如何观照艺术,让我们能够感性地认识性别? 43:57 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普遍主义的批评,而不是来自特殊视角的评价。 50:27 女性主义者与爱情:浪漫爱情模式和男女平等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57:50 精英阶层的女性和第三世界的女性需要彼此理解,个体选择和结构性改变应该相辅相成。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