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若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明代内阁,世界政治史上的创举

2021-04-18/ 酷若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大家还记得朱翊钧吗?一个三十五年不见大臣不上朝的皇帝,有的史学家说过:“明亡实亡于万历”。但是老冯认

  大家还记得朱翊钧吗?一个三十五年不见大臣不上朝的皇帝,有的史学家说过:“明亡实亡于万历”。但是老冯认为,这个说法有失偏颇,虽然万历帝朱翊钧不上朝,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明代国家机器大致上根本没有乱!这样的局面,得益于朱元璋、朱棣为万历帝创造出的那一出世界政治史上的壮举——内阁制度。

  在老冯看来,万历只是不上朝,他并不算昏君

  为什么说是创举呢?内阁制度在我看来,是最适合中国的制度,它既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性,又真的让皇帝不至于在繁琐的朝政中无法抽身。这样的一个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1381年朱老头处斩了胡惟庸,让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寿终正寝,也让皇帝和丞相这对斗了一千多年的冤家有了最终的结局。皇权最终战胜了相权,老朱春风得意,再也没有人能管得着他了。可是不多久,老朱就感到了力不从心,原来他只需要面对中书省的俩丞相,甚至只需要对付胡惟庸,可是废掉丞相后,他要面对的是六部的那帮小官,他真的力不从心。所以,为了缓解自己的理政压力,他找了一些品级不高、没有背景的官员(这样的官员,不会弄权),成立了一个新的团体——殿阁大学士。这就是明代内阁制度的最初形态。

  明朝皇帝用司礼监制衡内阁,才有了宦官专权

  老朱的殿阁大学士,职责仅仅是他的顾问,连公务员都算不上,换句话说,朕不问你,你不要多嘴。所以能为朱元璋分担的政务真的有限,可是到了靖难之役之后,朱棣把老朱的殿阁大学士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朱棣一次一次的御驾亲征北疆,让他对政务力不从心,所以在朱棣时期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明朝的国家机器正式建立了!

  内阁制度在经历了宣宗朝、英宗朝、内阁逐渐掌握了一项重要的权力,那就是——票拟。好嘛,大臣累个半死,皇帝闲得逍遥。宣宗晚年不理朝政,心中只有促织,所以朝政皆委任内阁,让内阁事先把批复意见写上,自己只在奏折上打钩,懒得清闲。宣宗并非昏君,他与老爹开创了仁宣之治。他开创了偷懒的先例,他后世的皇帝也开始这样,明朝的皇帝们,有天天泡在豹房的;有天天在景山上炼丹的;还有天天泡在宫里干木工的。老冯并不是说他们昏庸,不过他们就算不理朝政,大明朝的天下依然井井有条!所以老冯说了,明代的内阁,真是一个神奇的制度,也真的是很适合我国特有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直到清朝末年,依然在用这个制度,这就说明了这个制度的优越性。

  嘉靖十三年没上朝,但得益于内阁,国家并没失控

  回到明神宗,他在位48年,前面10年没有亲政,朝政是张居正把持;张居正死后前三年万历一副明君做派,可是后面的35年,皇帝完全放飞自我了,按明朝六部给事中为50人,全国十三道御史为110人,到了万历末年,六部给事中仅4人、十三道御史仅5人;六部的尚书、侍郎加在一起只有4人,很多职位空缺长达十余年之久。但是明朝依然运转如故,还能接待外来使臣,还能完虐日本,这真的得益于明朝强大的国家运作机器。也得益于内阁的正常运转!

  大明,真的是一个神奇的朝代!


广州白蚁防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