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若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港大-复旦IMBA项目校友故事: 刘涛:中国汽车人的“速度与激情”

2021-04-12/ 酷若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高考填志愿时,他清一色填写了汽车专业。从中国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上汽集团
赚钱

高考填志愿时,他清一色填写了汽车专业。从中国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上汽集团,一干就是24年。刘涛,智己汽车联席CEO,港大-复旦IMBA项目2001级校友,在汽车世界的赛道里带着那份情怀,正演绎属于中国汽车人的“速度与激情”。

中国汽车行业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追赶”到“弯道超车”再到“引领世界变革”。“智能时代,汽车该是什么样子?”答案,港大-复旦IMBA项目刘涛师兄为你揭晓。

因为“不甘心”,投身“秘密项目”

从某种程度来说,刘涛可谓是近二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的“活字典”。无论是技术,产品、商业还是政策,他都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从1997大学毕业至2017年,刘涛始终活跃在一线,从技术、产品到营销,他几乎把汽车生产链上的所有核心职能都轮转了个遍。

1997年,中国汽车产业蓄势待发。身处一个开放、蓬勃向上的大时代,依托于上汽这一广阔平台,初入职场的刘涛不断拓展自己的职业视野。他是上汽最早外派至海外学习的员工之一,后又相继参与了上汽与韩国双龙的合资项目、英国长桥收购项目等一系列上汽核心项目,并全程参与了荣威品牌从创建到壮大的全过程。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二十年,不仅成就了一个产业,也培养出一批技术与管理俱精的优秀人才,刘涛就是其中一员。

2001年,刘涛决定通过MBA的学习丰富管理知识体系,进一步拓宽视野。他选择了就读由香港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创办的国际MBA项目港大-复旦IMBA项目。

2017年下半年起,刘涛卸任上汽乘用车产品规划总监一职,前往上汽集团总部负责集团质量与经济运行部。站在更高的职业平台,刘涛对上汽未来的发展路径,乃至整个汽车产业的前景都有了新的思考。

当时,特斯拉落地上海,蔚来引发无数公众话题,新能源车成为业界最热点。中国智能新能源车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步入成熟发展期,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应如何面对这场行业变革?事实上,上汽集团早在2014年已率先于业内提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并持续在研发等端口落地。

作为资深的汽车人,刘涛是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先行者。他先后主导开发了中国首款人机交互车系统-inkanet,以及融入3G智能行车系统的荣威350。当上汽集团筹建“一号工程”L项目时,他成为该项目组的副组长。

“在2019年,我们这个项目组就成立了,但一直对外保密。”在项目秘而不宣的一年里,刘涛和他的团队写了近一万页的PPT,经历了集团7次项目论证会。“管钱的,管人的,上汽所有的业务端口几乎都悉数到场,项目论证会阵势之大,也是我加入上汽以来第一次遇到。”在前三轮会议上,各方提出了对项目的质疑,刘涛和他的团队以详实的数据、专业的分析解答各方疑问。后几轮会议,越来越多的与会者坚定了对项目的信心。最后一轮会议上,正式宣告L项目启动并把它作为集团的“1号工程”。那一刻,冲锋了一年的刘涛总算松了一口气。

为了成功立项,刘涛和他的团队日夜鏖战,与他们合作的第三方团队经常被刘涛“逼”着加班到凌晨。有人问刘涛,“你这么苦干,是为了什么?”刘涛是个实在人,他想了片刻,回复了三个字“不甘心”。

作为中国汽车人,他不甘心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也不甘心让中国汽车产业永远停滞在“追赶”的阶段,他深信:“中国汽车人能凭借深厚的行业基础及大胆创新,引领新能源智能车的发展,让中国汽车产业成为‘被学习者’”。

七年蓄势,“智己”惊艳问世

2020年3月,上汽L项目正式启动。同年11月,L项目被确定为“智己”汽车,刘涛出任“智己”汽车联席CEO。按上汽的历程表,L项目自2020年3月正式全面启动,2021年12月“智己”整车必须下线投放市场。22个月从设计到量产,在汽车行业来说可谓“神速”,但刘涛有这个底气。

他的底气来自于上汽集团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刘涛介绍,自2014年起,上汽集团即启动“车库306”项目,在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领域投入巨额研发资金,从而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同时,上汽一直密切关注并收集行业发展资讯,对行业的痛点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及周密的解决方案。

正是基于上汽在技术、商业、软、硬件等领域的深厚积累,“智己”汽车才会以超常规速度出世。“我们只是把一颗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刘涛笑着比喻。

在刘涛看来,“智己”汽车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技术上,我们采用的架构是上汽集团集成全球资源而创建的,业内最领先的E-1架构,这个架构是为未来的智能纯电动车量身打造的,可以实现2500-3500mm的灵活配置。”

智己的轴距很大,但是凭借创新技术,转弯半径只相当于“娇小”的MINI车。刘涛相信,“智己”的技术创新将会给客户带来绝佳的乘坐及驾驶体验。

不仅如此,“智己”汽车的商业创新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用户数据喂养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石之一。目前,所有品牌都是无偿使用用户数据。对此,刘涛称之为“吃白食”。基于此痛点,“智己”汽车进行了机制创新,推出全球首创的CSOP用户权益平台。该平台运作的逻辑是:对应智己创始轮投资中4.9%股权的收益及其红利,发行与之等值的3亿枚“原石”(原始虚拟股权),再依托区块链等技术,以向用户支付“原石”的方式来酬谢用户提供数据的行为。“这个创新肯定会引发业内外的强烈反响。”刘涛对“智己”的商业创新很有信心。

在刘涛看来,2020年是中国高端智能新能源车的发展元年。“我们恰在元年的开年创立,这个时间节点踩得非常准。”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智己”的开局令人期待。

打破“惯性”,以“创新”为动力

在“智己”的未来规划中,他们将深耕高端智能纯电动车领域,力争5年内成为该细分市场的头部品牌之一。对此目标,刘涛非常有信心,“有上汽强大的制造实力、供应链实力及研发实力做背书,加上我们的创新力,我们有信心达成愿景。”

在刘涛看来,“智己”面临的唯一挑战来自于如何让企业拥有持续的创新力。他提到:“我们的团队成员都很优秀,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创新事业,需要我们拥有持续的创新思维及创新力去满足用户不断迭代的消费需求。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这是一项挑战。”

为此,作为“智己”的灵魂人物,刘涛将“保持创新力”的宗旨贯彻至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大到机制创新,小至企业运营的微小细节。在机制方面,“智己”与张江高科及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了合作,意图通过跨行业链接来促成企业发展思维的多元化,以此持续赋予企业以创新活力。

在企业内部,刘涛对所有的惯性思维(inertia)SayNO。他总是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参与公司一切关于创新的讨论与实施。他希望通过对于企业固有的惯性转型来打破年轻人对上汽“传统品牌”的误解。“智己”曾在车载拍摄性能上发起一项创新。提出初期,“智己”团队及上汽供应链端口对此项创新都不理解。刘涛就发起“多轮生死PK”的头脑风暴,通过一次次深入沟通,获取了自己团队及来自外部的各方面支持。

跟智己汽车“我自由我I’mWhatIam”的品牌主张一样,港大-复旦IMBA项目的刘涛师兄在汽车世界的宇宙中不断寻找、定义和实现“我”之于世界的价值。“我们一定会创造出中国人主导的智能电动新物种,一个足以傲视全球品牌的新物种。”在走过中国汽车产业近三十年的奋进之路后,刘涛和他的团队来到了一个充满雄心壮志的新起点。从这里出发,用科技重构未来出行模式,让汽车饱含人文艺术温度,一辆“有灵魂”“有智慧”的汽车,这才是未来汽车该有的样子!

港大-复旦IMBA项目

港大-复旦IMBA项目是由香港大学与复旦大学于1998年联合创办的在职MBA项目,旨在充分结合沪港两地百年名校的商科优势和人文根基,培养更具前沿理念、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高阶工商管理人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位居世界第22位,蝉联香港第1位。

2020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项目排名中,项目位居全球EMBA项目第37位、全球在职MBA项目第4位,毕业生薪资涨幅全球第4位。2020年QS世界EMBA合作项目排名中,项目位列世界第12位。

项目特色:

l两所百年名校的商科沉淀及校友资源

l两校顶级师资联合授课

l与国际接轨的灵活招生模式(可接受自主英语笔试/GMAT/TOEFL/IELTS/GRE/全国联考等多种报考方式)

l采用国际视野与本土使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智己汽车

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是一家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亦是国内首个创始轮即达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全球首创未来公司企业形态,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

“智己”,取自《周易》,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承载了中国最大汽车集团机制改革创新、品牌向上突围的重任。上汽集团60余年的专业造车经验、深厚的技术积淀、完善的零部件体系、全球化的布局等为智己汽车构筑了最坚实的基础。同时,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也将共同为智己汽车全面赋能,助力其抢占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先发高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