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若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除了最美女翻译,这个中美现场“被轰赶”的中国姑娘,更值得一个热搜!

2021-03-31/ 酷若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订阅背包旅行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作者:李月亮来源公号:李月亮(ID:bymooneye)最近这几天,中
赚钱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订阅背包旅行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作者:李月亮

  来源公号:李月亮(ID:bymooneye)

  

  最近这几天,中美外交交锋的视频刷爆了全网。

  大家都在热议霸气捍卫国家主权的“外交男神”杨洁篪主任、王毅部长,以及一战封神的“翻译女神”张京。

  但现场另一个重要的女人,被我们忽略了。

  ——凤凰卫视驻美特派记者王冰汝。

  

  01

  在这次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的现场,双方各有6名记者可以进入,王冰汝就是中方记者团中的一员。

  我们在热搜上看到的很多“名场面”,都来自她的一线报道。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中美交锋现场,让全世界都能看到:我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外交官、翻译官,我们还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记者!

  

  图源:微博@王冰汝

  会谈现场的情况,很多人都知道了。

  中美双方外交官的第一轮开场白火药味十足。

  按照原定计划,第一轮对话之后,所有的记者就该退场离开了。

  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却突然要求记者们留下,听他继续讲。

  这时,现场的王冰汝抓住仅有的机会,用一口流利的英文犀利提问,直戳关键:

  “您试图给中国施压,是为谈判争取筹码吗?“为什么在对话前要制裁中国?”

  

  美方没有回答。

  有些问题其实也不必回答。

  问题本身,就已经说出了答案。

  美国国务卿在讲完第二轮后,没有给中国外交官讲第二轮的机会,就直接挥手要求现场记者离开。

  美方工作人员开始赶中国记者。

  面对不断催促,“轰赶”,王冰汝依旧是第一个发声反对的中方记者:

  “杨主任让我们留下来!”“请让杨主任把话讲完!”

  

  

  紧接着,便是杨洁篪那段“护崽式”的有力回击:

  “干嘛害怕记者在场?没有必要害怕记者在场啊!”

  事后,王冰汝在微博里形容当时的状况:“差点被‘架走’的我,就真的留下来了!”

  而正是因为中方代表团的据理力争,以及王冰汝等中国记者的一再坚持,我们最后才见证了整场意义重大的对谈。

  中国记者也向世界传递出了最真实、最客观的现场画面和信息,比如美方递纸条的“小动作”……

  

  图源:微博@王冰汝

  第二轮对谈结束后,王冰汝在场外对王毅部长的几句简短采访,也体现了她超强的专业水平。

  就是热搜上刷爆了的那段,#王毅说会谈气氛谈不上紧张#的“凡尔赛名场面”的来源:

  王冰汝:王国委,今天第二轮会谈顺利吗?王毅:还算顺利。王冰汝:气氛怎样?王毅:谈了很多地区问题。王冰汝:那明天的重点是什么?王毅:还有很多问题要谈。王冰汝:达到预期了吗?王毅:什么是预期?王冰汝:第一轮我们觉得特别紧张。王毅:谈不上紧张,各自阐述立场。

  争分夺秒,简明扼要,一句废话没有,问题全都在点上。

  

  通过王冰汝拍的采访vlog,我们发现这段只有几十秒的新闻采访背后,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因为代表团出来后走路是很快的,而且身边有层层的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

  这就要求现场的记者,必须拥有极强的临场反应能力,能够第一时间“蹿到”外交官身边,找准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

  并且体力也不能差,毕竟要一路小跑着采访。

  

  她在微博里说:

  “记者与受访大人物之间,看似距离很近,其实又很远,因为中间永远都隔着一座“大山”,这时候就只能各显神通了。”

  这次中美高层会议,在零下18度的阿拉斯加,王冰汝和她的团队在采访的3天里,一共进行了至少25次的现场直播连线,平均每天8次以上,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个中辛苦与紧张,可想而知。

  而她就这样记录下了多个令国人热血沸腾的场面,也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记者的声音!

  02

  当然,在这之外,她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

  王冰汝其实并非科班出身。

  她大学读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

  后来到波士顿大学读研究生,学的又是艺术管理,与新闻毫不相干。

  但因为热爱新闻行业,她2011年加入凤凰卫视,做了驻外记者。

  

  谁也没想到,当时还是“新闻菜鸟”的她,入职仅仅一周,就碰到了重大突发新闻——本·拉登被美国击毙了。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她被要求立刻与国内进行一场直播电话连线。

  她后来说:

  “当时我对如何做突发报道,如何连线一窍不通,完全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及对这么大新闻不吐不快的心态,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电话连线。”

  但这并不是一个天才记者“一战成名”的故事。

  连线结束后,领导给她打来电话:“刚才连线很好,但是你得等主播把问题问完再回答啊!”

  此后,王冰汝开始恶补新闻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采访技巧、写作技巧、发音用嗓方式、国际政治关系等等,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直到2016年7月12日,她在美方记者会上就南海仲裁、太平岛是“岛”还是“礁”等问题,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提出了一系列质问,终于让国内观众们注意到了这位“犀利女记者”!

  当时,她手持美国版地图向美方发言人发问:

  “这份地图的来源是美国政府,上面把太平岛的属性定义为‘岛屿’,而不是‘礁石’,这与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不同。”“我想要知道,这个地图是否代表美国政府立场?”

  

  被问得哑口无言的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只能不断地:“嗯……是这样……呃……”

  眼神闪躲,笑容尴尬,一脸囧相。

  

  类似的名场面还有很多。

  比如2013年,美军派出两架战斗机飞跃东海钓鱼岛上空时,王冰汝就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面提出直戳关键的有力质问:

  “全世界20个国家都有防空识别区,为什么中国不能有?”

  

  美国发言人无法自圆其说,只能尴尬的拒绝回应:“我不想谈这个问题。”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这个叫王冰汝记者。

  慢慢发现,她的每一次提问,都能有理有据、直切要害、掷地有声。

  很多次,她直接站在美国人面前,哐哐哐地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

  她真的值得一次热搜。

  03

  当然,王冰汝关注的,可不只是白宫里的大人物。

  去年3月,在美国新冠疫情、种族矛盾、枪击案件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各种《美国人在疫情下“囤枪”》的报道层出不穷。

  为了一探究竟,艺高人胆大的王冰汝,干脆只身暗访美国枪店,真的好猛。

  

  图源:微博@王冰汝

  年初,她还只身实拍了川普支持者在华盛顿的示威游行。

  她说:“原本我以为这只是历史性的一天,但没想到这成了我在华盛顿经历过最疯狂的一天。”

  留言区里的网友们也惊呼:简直就是战地记者!

  

  图源:微博@王冰汝

  此外,她还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一些有趣的外国名流政客八卦。

  比如川普女儿伊万卡和妯娌翻脸、国会山里的塑料姐妹花……以及这次中美会谈中,美方那位“紫头发翻译”的真实背景。

  甚至,在“郑爽事件”曝光后,她还采访到了一位在美国替人做代孕的女孩,让她直接说出自己的心声。

  

  图源:微博@王冰汝

  而在记者的工作之外,王冰汝也是一个十足的“宝藏女孩”。

  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职场穿搭心得、化妆造型小技巧、海外留学求职经历、背单词的方法……

  一点“偶像包袱”也没有,性格特别讨喜。

  

  图源:微博@王冰汝

  过年时,她小秀了一把才艺,用古筝弹了一首《千里之外》。

  而网友们关注的是,她身旁的书,摞得比人还高。

  

  图源:微博@王冰汝

  是啊,我们看平时到的,是镜头前那个有头脑、有思想、有勇有谋的姑娘。

  但那背后,必然也是一日日的苦读苦练,苦思冥想。

  所有的优秀,都来自天长日久的积累。

  几年前,王冰汝在采访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记得我刚到华盛顿的第一年,睡梦中经常出现各种政治人物。”“而现在,梦中出现的政治人物基本上都从梦里走了出来,从希拉里到奥巴马,从克里到赖斯……”

  如今,她的采访名单又有新的增加,并且还将继续更新……

  很多人称王冰汝为“美女记者”,但我觉得用外貌去定义她,实在太过肤浅。

  因为她之所以能站到现在的位置,靠的是百分百的实力。

  

  而我今天讲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记者,在世界舞台上漂亮发声的故事。

  也不仅是一个中国女孩,在美国追求新闻理想的故事。

  这更是一个女孩通过努力,成就自己的故事。

  是她用自己的勇气和专业,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和尊严的故事。

  我喜欢她的故事。

  作/者

  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