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若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警惕“带娃神器”变“坑娃利器”

2021-03-15/ 酷若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原标题:警惕“带娃神器”变“坑娃利器”巴克球、水弹枪、弹力软轴乒乓球……这个暑期,被网络社交平台带火
怎么发财

原标题:警惕“带娃神器”变“坑娃利器”

巴克球、水弹枪、弹力软轴乒乓球……这个暑期,被网络社交平台带火的“网红”玩具,成为不少孩子在家玩耍的新宠。虽然名气大、买家多,但一些“网红”玩具实在是粗制滥造的“三无产物”,记者在观察中发明诸多宁静隐患。

据新华社电

伤人

弹力软轴乒乓球伤眼

1岁幼儿误吞巴克球

一根铁丝般的软轴,一头插在底座,另一头插在乒乓球底部的小孔里,长1米左右。如许一来,球可以随孩子挥拍的节奏往返摇晃,无须捡球。这款弹力软轴乒乓球,号称可以预防近视,被不少家长看成“带娃神器”,现实上却有可能戳伤孩子的眼睛。

本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荆俊杰接诊的一位1岁多的小患者就被软轴戳伤,软轴插进其左眼眼眶上方,一直捅到颅内。

“幸运的是软轴没有戳到眼球,患者愈后良好。颅内出血,但影响不大。如果软轴戳到眼球里,视力就会受影响。”荆俊杰说。

这只是“网红”玩具伤人案例中的冰山一角。这个暑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副主任杨敏接诊了不少误吞巴克球的小病人,最多的一天接诊了3例。

巴克球直径5毫米左右、带有磁力,可以或许拼出各种造型,被商家称为“益智玩具”。但这款玩具容易被孩子误吞,造成伤害。

“病例以幼儿为主,最小的不到1岁,最大的10岁。”杨敏先容,大部门孩子出于好奇,把巴克球分批分次吞下,一个孩子甚至吞了26颗。小球磁力大,会穿过人体组织相互吸引,孩子无法正常排出。有些小球到达胃部,通过胃镜可以取出,有的黏附在肠壁,造成肠穿孔,需转外科手术。

别的,水弹枪、水晶泥等“网红”玩具,也存在潜在危害:装有电池、会发光的“网红”气球一旦打仗高温热源或明火能产生爆燃;水弹枪弹射动能过大,容易伤及身体,且水弹易被儿童误食;水晶泥硼元素含量过高,长时间打仗或者误食可能导致人身伤害。

乱象

质量不外关无风险提示

电商贩卖环节存在漏洞

部门“网红”玩具为何频频伤人?记者观察发明,这类玩具大多粗制滥造,无论是质量方面照旧贩卖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

起首,质量不外关,系“三无产物”。记者从电商平台购置了数款“网红”玩具,分别是巴克球、水弹枪、弹力软轴乒乓球。这些玩具均没有任何及格证,是不折不扣的“三无”产物。水弹枪、弹力软轴乒乓球甚至都没有安装和使用说明书,消费者需要向电商客服索要安装和使用视频。水弹枪包装外壳上注明产物尺度为GBT26701-2011,是模子产物通用技能要求,并非玩具尺度。

第二,产物未标注适用年龄,无风险提示。根据我国2014年最新修订的《国度玩具宁静技能规范》,玩具必须标明适用年龄并提示相干风险,对36个月以下儿童可能组成伤害的玩具应附警告。记者购置的弹力软轴乒乓球和水弹枪连说明书都没有,更无相干信息提示。

第三,电商贩卖环节存在漏洞。记者发明,巴克球和儿童无人机在产物说明书中均提示了适用年龄为14岁以上,也注明了潜在风险,而在电商贩卖页面却未附有上述信息。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检察了发光气球、水晶泥等其他“网红”玩具的贩卖页面,也没有发明任何有关年龄以及潜在风险的提示。

北京汇佳状师事件所状师邱宝昌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对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康健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商平台谋划者对平台内谋划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宁静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依法负担相应的责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